稀漿封層介紹:
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同樣屬于表面處治路面的一種預防性養護施工方法。舊的瀝青路面經常出現裂縫和坑洼,當表面受到磨損后,在路面上用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混合料攤鋪成薄層,并使其盡快固化,從而使瀝青混凝土路面得到養護。它是以恢復路面功能為目的,防止進一步損壞的維修養護。
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是用于適當級配的石屑或砂與乳化瀝青、外加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動狀態的漿狀乳化瀝青混合料,經均勻攤鋪在路面上形成的瀝青封層,簡稱SSC。由于這些乳化瀝青混合料稠度較稀呈漿糊狀,鋪筑厚度較薄,一般在3cm以下,可以使磨損、老化、裂縫、光滑、松散等路面傷害處迅速得到恢復,起到防水、防滑、平整、耐磨和改善路面功能的封層作用。新鋪瀝青路面,如貫入式、粗粒式瀝青混凝土、瀝青碎石等比較粗糙的路面表面做稀漿封層后,作為保護層和磨耗層,能顯著提高路面質量,但不能起承重性的結構作用。實踐證明,稀漿封層對密封表面裂縫、延遲松懈、提高抗滑性,不失為一種經濟的多功能的路面鋪筑方式。其發展十分迅速,現已在世界各地廣為采用。陽離子乳化瀝青的出現大大推進了稀漿封層的發展。
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用于稀漿封層后,由于其優良的抗老化性、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使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壽命大大延長,現已廣泛用于高等級路面的稀漿封層,大大推進了稀漿封層筑路技術的發展。
用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與適當級配的石屑或砂、外摻劑和水拌合而成的流態聚合物瀝青混合料,經攤鋪在路面上形成的聚合物瀝青封層,成為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是路用性能更高的稀漿封層。
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可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的預防性養護,也適用于新建公路的下封層、磨耗層或保護層。高速公路上也在使用。
應用范圍:
(1)瀝青路面稀漿封層罩面;
(2)水泥混凝土路面稀漿封層罩面:
(3)橋面維修或防水處理;
(4)高速公路下封層;
(5)砂石路面稀漿封層罩面。
優勢:
1、防水作用
稀漿混臺料的集料粒徑細,開且具有一定的級配,乳化動青稀漿混臺料在路面鋪筑成型后.它能與路面牢問地粘附在一起,形成一層密實的表層,可防止雨水和雪水滲入基層,保持基層和土基的穩定。
2、防滑作用
由于乳化瀝青稀漿混合料攤鋪厚度薄,并且其級配中的粗料分布均勻,瀝青用量適當,不會產生路面泛油的現象,路面具有良好的粗糙面,摩擦系數明顯增加,抗滑性能顯著提高。
3、耐磨耗作用
陽離子乳化瀝青對酸、堿性礦料都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稀漿混合料可選用堅硬創磨的礦料,因而可得到很好的耐磨性能,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
4、填充作用
乳化瀝青稀漿混合料中含較多的水分,拌和后呈稀漿狀態,具有良好的流動性。這種稀漿有填充和調平作用,對路面止的細小裂縫和路面松散脫落造成的路面不平,可用稀漿封閉裂縫和填平淺坑來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材料及用量:
稀漿封層用的材料主要有乳化瀝青、礦料、填料、添加劑和水。
乳化瀝青
稀漿封層用的乳化瀝青和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應符合錄用乳化瀝青和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的質量要求。對于高速公路或城市快車道上鋪筑稀漿封層時,應選用乳化瀝青或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以增加瀝青和礦料之間的黏結強度。要求乳化瀝青與礦料拌合后和拌合過程中不離析,對礦料裹附性好,處于良好的流動狀態,攤鋪后又能快速凝結,開放交通。慢、中裂乳化瀝青稀漿攤鋪后成型時間在4-5h以上,而慢慢裂慢凝型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攤鋪后成型時間可以控制在1h左右。
稀漿封層采用的慢裂或中裂的拌合型乳化瀝青,要求瀝青或聚合物瀝青含量在60%左右,不得小于55%。一般陰離子乳化瀝青對礦料的黏附性較差,成型時間長,多用于堿性集料,例如石灰巖。陽離子乳化瀝青對酸性集料黏附性好,多用于酸性集料,例如玄武巖、花崗巖等。
關于乳化瀝青中的配料之一瀝青乳化劑的選擇尤為關鍵,好的瀝青乳化劑不但能夠施工的質量也能夠節約成本。選擇時可參考瀝青乳化劑的各項指標以及相應產品的使用說明。
工藝原理:稀漿封層工藝原理是將乳化瀝青、符合級配的骨料、水、填料及添加劑按一定的設計配比攪拌成稀漿混合料,均勻地攤鋪在待處理的路面上,經裹覆、破乳、析水、蒸發和固化等過程與原路面牢固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密實、堅固、耐磨和道路表面封層,大大提高路面使用性能。